香港到处都是麦当劳,刚看完电影《火星救援》,热爱汉堡的儿子童真,问:“火星上的第一家餐厅会是麦当劳吗?”
消费产业,以餐饮业为例,当建立起一个有机体制,直接影响供应链,这时候顽强的品牌意识在消费者心中开始根深蒂固,世界餐饮趋同性愈加强大。
世界上大量的语种和方言会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地方餐饮也是。香港以本地餐饮特色著称,老店街头小摊星罗棋布,口味绝佳。但是,在城市中心地标性和重要的写字楼、购物中心中,传统餐饮明显淡化,西式餐饮大行其道。随着城市化和国际化的继续,随着成本、资本、人员结构、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演进,传统餐饮成为特色餐饮。物以类聚,大型商业体吸引国际化品牌和有国际公司经验的人才经营。餐饮在口味上的特色也将逐渐淡化,转而代之的是理念性的推崇,例如健康、无机、时尚等。
西式餐饮与发展中国家餐饮的本质区别在于:西式餐饮已经跨越了一个瓶颈 -> 在过去100年,随着大型快餐连锁的成熟,西式餐饮业态培养出一个与其相匹配覆盖全世界的同样成熟的供应链与研发系统。这个系统,反过来,可以支持整个西式餐饮的多元化、寻求新市场和可持续创造力。
有国际视野和野心、不断寻求新市场、雄厚财力和人力、可以左右的供应链和研发能力、吸引眼球的品牌,西式餐饮整体的优势更为突出和成为趋势。一个好的餐饮模式,不将仅是口味有多好,而是能否可以在地标性的地方建店,是否可以在最快速度中树立品牌,是否可以控制供应链,是否有足够研发能力,是否有足够人才为企业发展做支持,其背后是资本和人才做支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香港餐饮也是一样。传统餐饮向品牌化演进势在必行。麦当劳等国际连锁,从他们的设备、产品、供应链、消费体验到管理机构,每十年一个周期的变化,加速西餐产业的供应链、人才储备、研发系统的完善,和西餐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在国际化市场中的认知。
不难想见,只有麦当劳这样的公司才有这样的财力、人力、品牌和野心在火星上建第一家快餐店。中国本土餐饮如果希望赶上西方国家,引以为豪的不是在其的口味,而是能否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管理体制,从供应链、研发系统、人才培养和有效投资开始,树立强有力的品牌。事实证明,麦当劳已经让不吃汉堡的中国人习惯吃上汉堡,星巴克让不喝咖啡的中国人热衷上了咖啡。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