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将“利他主义”和纯商业联系在一起,但是略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的咖啡市场, “利他主义“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实,对本土的企业尤其如此。
中国人没有喝咖啡的传统。但伴随国际化,咖啡这个世界第二大饮料在中国的普及相似无可避免,这是趋势。
趋势形成一般需要周期,客户养成消费习惯是一个过程,但中国的增长速度则需要拔苗助长。
中国与欧美国家最大的区别是在客户的成熟度:欧美先有成熟客户群体,之后才会产生为这个群体服务的模式,最后形成强大的公司。并且,随着客户消费能力逐渐提高,新一代的企业会逐渐取代老一代的企业。例如,美国的咖啡消费群体早在19世纪末已经成熟,人均咖啡消费超过今天的美国,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出现有规模的咖啡企业和知名品牌,这要等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才会出现。今天星巴克的出现则是美国传统咖啡消费产业的升级。
中国与欧美市场呈现倒置现象,虽然有欧美的前车之鉴,但并不一定会更有效率。
在中国,还没有客户,先有企业,需要依靠企业培育客户
· 新企业要预测趋势。
· 中国的预测一般就是比肩欧美当下流行的模式和产品。
· 这会导致,世界所有的模式和产品都会囫囵吞枣的聚集到中国,还没有客户,导致中国的模式、产品过剩;
· 较为成功的模式会本地化,还会被本土其它企业广泛仿效,增量不多的新消费者,被瓜分,加剧恶性竞争;
· 如果培育新消费者的速度跟不上投资的速度,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供过于求,再次导致企业、模式和产品过剩。
· 产业整体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必然。
· 不成熟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能力的差距会导致市场价格震动,恶性竞争成为常态,市场品牌会不断收到冲击
· 没有品牌溢价能力的本土企业优势:
o 依靠价格和花样的产品吸引客户
o 在咖啡消费增长趋势鲜明的市场,免费赠送这类“买新客户“消费习惯的模式证明是有效的;
ü 但是投资多少才能有效?瑞星的故事更多是一个谜,按照它的模式做到了极致,确实培育了新客户,跨越了一个临界点,但过程太多波折
· 同时,消费者有限,但是模式、品牌、产品则爆炸性的投入到市场中,“宠坏“了消费者。
· 中国企业的周期短,从无到有,由盛及衰的周期都会短。
o 星巴克遇到强势的瑞幸的竞争因此也不足为奇。
· 在客户基数小的情况下,众多的模式和产品下的企业同时涌入市场,高死亡率也成必然。
· 在短期内打造规模不仅显示公司的能力,也是公司的生存手段。
中国咖啡消费增长与市场的投资成正比。只要有投资,咖啡消费就会增长。在过去20年,中国咖啡馆能够维持超过3年的不会超过10%。中国咖啡市场的增长是依靠投资堆积出来的。但从日本、韩国、越南咖啡市场看,这些国家的历史同期咖啡增长速度要高于中国,中国这种依靠企业和投资的模式不可避免,它是有效的,但不是高效的。约瑟夫·莱文所说:“如果广告正确,预算足够大,你可以一直欺骗所有人。”消费者早被市场的五光十色冲昏了头,但我们几乎无法想象金钱可以买到他们对咖啡的喜爱。
中国从世界集合还自己创造了如此众多的咖啡模式、品类和产品,经历了20年的高投资,但是绝大数公司血本无归,就是这样的高投资下堆积了中国的咖啡消费增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奉献,一种“利他主义”,unintentionally.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