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启蒙”,有灵性的人听到这个词都会被其感染。自17世纪, “启蒙” 和咖啡在世界的传播并肩同行,从英国到法国到德国,横穿大陆到俄国,跨洋越海到美洲到亚洲。欧美发展过去500年线性演变,每个阶段都有承前启后的新哲学,即作灯塔指引前路,也作对过去的思辨。 “启蒙”是线性哲学演变的近代基点。 “启蒙”,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涵义通澈,绝大部分人听其音不知其所以然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去实施。“启蒙”本唯物,科学指导社会,但人深不可测,由不得自己。现代社会,各国都以“启蒙”为开始,点了同一个火种,打同一个旗号,然后各照各的路走去了。

               马国川新书《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本书由59个明治维新前后期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组成,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通过这些风云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来看那个时期的日本历史,对于我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此书确实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值得一读。但就事论事讲,“启蒙”虽然早已被证明幻想多余现实,其初衷 证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机械手段掌控,所有邪恶可以通合适的技术步骤治愈,以及证明人类灵魂和人体工程师的存在。 这一目标已经成为现代人做事的一个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在书中并没有显现,缺乏将感性故事变成机械原理这一关键 “启蒙 “步骤。 自然科学严谨下的“启蒙”也只见识人类社会表面的一层浮油,故事性的“启蒙“则更多是误导。

之所以以日本为鉴,是人认知根深蒂固潜意识下的惯性,因为地域近,面孔相似,文化渊源,政经改革的原因相似等,自然假设中国和日本更接近,事实不然,中日其实相差甚远。日本的传统社会结构与欧洲国家更接近,番邦制度(大公国),武士阶层(骑士),而且日本还有别人没有的两个皇帝并存(天皇和幕府)。因此,日本的国家名义领袖和国家管理层历来分开。日本政商结合之紧密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例如,三井作为日本最大财阀,有400年历史,家族的信条之一就是与Honorable Men in Power的结合,政权更替,商业依旧。在二战前15年,日本先后三届总理被暗杀,日本本质上处于一种另类特殊的无政府状态;极端分子的政治策略是Government By Assassination,但行凶者多是去自首或自杀。同时,日本经济发展也是血淋淋的,与欧洲19世纪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非常相近,贫富差距巨大,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不为过。日本的阶层制度到现在也很鲜明,但决策过程还不是一言堂,远为理智和现实,甚至很有前瞻性。这就是日本政府、商业和国民独特的统一默契,也是日本特有的国民性。二战前日本,没有希特勒和纳粹,甚至没有明确领导者,甚至还有反对派,但仍然全民走上军国主义。看过鲁迅书的人都知道这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发生。国民性不同,社会发展属性必然不同。

日本和中国还有一个表面相似但实际相差甚远的地方在于:两国初始经济政治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由一批特定阶层的精英领导,日本精英是世袭的武士、番主和皇室,这个阶层在二战前基本已经结束他们的历史使命。而中国精英是从科举制度中产生的体制性官僚,由一批在学习、考试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人组成,只要考试制度在,这个阶层会一直延续。官僚这个词在18世界在欧洲才刚开始出现,但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历史。日本精英与欧洲贵族传统相似,而中国精英则是一种特殊依附体制的官僚,这两类人的背景和做事方式也截然不同。日本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其国民性,但日本的发展脉搏总体与德国等国家有很多平行;而中国则从传统社会结构、国民性、精英属性等与日本和世界大多国家不同。

日本的传统和国民性自明治维新之后变化不大,但社会变化是鲜明的线性,而中国则是圆圈的螺旋。线性和圆圈代表着两者的目标不同,前者开弓没有回头箭,后者则是选择的模棱两可。以史为鉴,注重不同,日本经济在过去150年两次后发制人赶超欧洲国家,社会和人无从选择,但其具体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目标下的grand strategy却有值得“启蒙“借鉴应用之处。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