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02年,美国达到了第一次咖啡消费高峰,人均咖啡消费量达到了6公斤,远高于今天的4.5公斤。在1923年,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普雷斯科特提到咖啡的功效增加体力工作的能力,还有在精神方面注意力的集中在一个悲伤的世界中,特别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国家[美国] …咖啡在带来宁静愉悦方面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普雷斯科特首先强调了咖啡在体力劳动方面的作用,然后才是在脑力劳动方面的作用。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最早形成咖啡消费传统的国家中,如北欧国家、荷兰和美国,咖啡很早就开始普及到大众阶层,包括农民、牛仔、渔民、士兵、工人等,以及后来逐渐壮大的中产阶层。这与我们现在认为咖啡是时尚的中产阶层饮料的概念相差很远。

在过去100多年里,咖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大众作为愉悦感的功能饮料的吸引力。相反,它被有意无意中定义为生活方式,与中产阶层和时尚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体力劳动者,作为传统咖啡消费者之一,经常被忽视。许多新兴咖啡国家等待和伴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咖啡才逐渐普及。以日本为例,该国于1872年开始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国家为数不多完全拥抱西方文明的国家之一。虽然日本第一家咖啡店于1888年开业,但直到1950年后,咖啡才开始出现大众普及的趋势,这也与日本中产阶层的崛起同时进行。因此,中产阶层作为现代化的象征,加剧了咖啡作为中产阶层饮料的认知误区。

对咖啡存在的认知误区及其对商业效率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并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很多知名的全球企业中也存在同样现象。在1970年之前的日本,西方文化作为隐形的软影响力更为显著,因为跨国企业尚未直接进入亚洲市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改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向世界开放,强势的跨国企业领头进入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作为软饮和雀巢的速溶咖啡开始在中国电视台上播放广告。这些广告展示了跨国企业对这两种饮料的不同定位,也凸显了对咖啡的认知误区:

      可口可乐的广告中大多是普通中国人,例如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工薪阶层、中学生、造船厂的工人以及一个男童和奶奶一起享用可口可乐。这些场景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可以引起共鸣。广告针对的客户群体,包括工人阶级、学生、家庭和城市居民,将可口可乐定位为大众饮料。因此,可口可乐很快在中国走红,也引领了中国的软饮料市场的迅速增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h411D7UP/

      相比之下,雀巢的广告则讲述了一个悠闲的周末故事。在广告中,一对颇有气质40岁左右的中产阶层夫妇拜访另一对同样精致的中产阶层夫妇。整个场景看起来像是别墅,旁白则以绅士的语气和微妙的西方口音进行叙述。氛围散发着温馨、和谐和宁静的感觉,展现了亚洲新兴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此时期,中国的中产阶层尚未出现。雀巢的广告其实针对的是一个在当时中国并不存在的人群,该人群要等近30年,直到2010年代初才开始形成规模。但是,雀巢的广告强化了咖啡作为奢侈品和中产阶层饮品的普遍认知误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32315154/

1980-2009年间,咖啡在中国的增长率仅为3%,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增长率则达到了两位数。产品定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尤其咖啡是仅次于水和茶的第三大饮料商品。文化认知误区会直接产生的商业后果,因为它决定了到底谁应该是客户群体,应该如何普及,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产品还是一种功能性饮料,跨国公司不是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但是其定位会加剧这种现象。

总而言之,对咖啡在中国的认知误区会导致市场低效,放缓发展的速度,也与咖啡的本质性格背道而驰。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