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中国,大部分去咖啡馆的国人一定要在那坐上个把钟头以上心里才能平衡,心里那个隐形的利益天平才会感到满足。中国的咖啡价格实在是贵的离谱了。不过,大部分的亚洲国家几乎都是一样的发展历程,没有给咖啡本身一个机会,就直接跃入后咖啡时代。这其实和亚洲经济发展有几分相似之处,发展跳跃性强,接受表面现象能力强,先有主义、后有内容。

    如前面几遍关于咖啡的博客文章所言,咖啡在二十世纪前都是草根文化,至下而上迅速铺开。除了美国外,几乎咖啡都是先从咖啡馆里面开始普及的。当然,咖啡价格始终是非常的便宜。我们这里简述下咖啡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发展过程。

    西方国家的经济扩张和侵略是带着一揽子计划来的,铁舰、机枪、火车、银行、飞机、议会、民主如是说,当然还有咖啡。虽然会又有被骂“崇洋媚外”之嫌,但是还是不得不说,确实在我们心里的深深处佩服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创造。不难想象,咖啡作为西方的主流饮料一下子也上了档次,成为西方文化的代表。这种现象最早在日本开始出现。二十世纪初,日本的“上流社会”以在公众场合饮咖啡和去咖啡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且此风盛行直到60年代才逐渐出现平民化的咖啡馆,但是真正的转变都是到了80年代后期的事了。现在的上岛咖啡等商业咖啡馆不难看出“日”风尤劲。

    咖啡在北京的发展就很有意思和代表性。如前面所说,咖啡基本都是从咖啡馆中开始普及的,中国的社会环境与欧洲相仿,很难出现美国的咖啡务实思想,咖啡馆几乎是推广咖啡的唯一出路了。

在80年代初,雀巢就进入了大陆,但是速溶咖啡很难推动这种饮料的普及。那个时候,北京唯一一家对外国人开放的商店“友谊商店”门口开了个咖啡厅,卖价比现在还要高,但是外国人排队都上了大街。开咖啡馆的人想到那个时代,嘴角还是一丝笑意难掩。不过,咖啡价格从那个咖啡馆开始后就没有降下来过。咖啡文化,对西方自由文化、创造精神无法抗拒的一种追求。不过,在高价位的压力下,咖啡文化很快就走了味。

    到了90年代左右,北京最早的一批私营咖啡馆开始在使馆区出现。延续80年代精神,继续咖啡高价位。外国人反正也没别的地方去买咖啡。但是,高价位一开始就让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怯步,更糟糕的事,咖啡被留下了一层西方人的饮品和就应该奢华昂贵的印象,而且被广而接受。见过很多学生在咖啡馆面前来回转,就是不敢进,基本都是让价格吓的。几粒咖啡豆就能做一杯咖啡,价格只比黄豆贵一些,就是这样被一种世人的印象绑架上天,再也下不来了。

    没有中国人这个强大客源做长期后盾,咖啡馆倒闭率也是非常高的。这是为什么出现了大批商业咖啡馆,如上岛咖啡、两岸咖啡等,延续了日本台湾的路子,叫咖啡馆,其实挂羊头卖狗肉,就是买个沙发的钱,平均要坐上两个小时以上。饮料也以茶、珍珠奶茶和果饮为主。咖啡的品质好坏都谈不上了。

    现在的房地产价格猛涨,房租太贵,估计咖啡的价格更难降下来了。

    每次看到咖啡馆咖啡的价格、里面舒服的沙发、蜗居在沙发里的人,就有种怅然,咖啡和咖啡文化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呀?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