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一定成功的才是模式。今天成功就有中国模式,明天出现裂痕就不是。现在能勾画中国模式还为时过早,但一点是肯定,环境不同,起因不同,历史不同,每个国家在每个阶段必然有自己的模式。

            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在当前社会被广泛认可;但它在微观层面上的应用和在国家体制间竞争力的反映导致进化论本身也存在宏观和微观间的博弈。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体制如何,工业化、贸易与消费,贯穿现代社会发展内容,500年前的英国美国、100多年的日本还是近代的新加坡和韩国。现在有中国模式之辩,是否也能够由贫致富,生存于世界列强中,讨论多是因当下结果来论断我们应该如何做和预测未来,来回自我肯定与否定,这样导致辩论容易流于空泛。中国模式无论能够走向哪里,很难用成功与否来判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因为每个时代的世界环境与自身(地域、文化)环境迥异,中国模式确实存在,他会不同于美国英国,也会不同于文化背景相近的台湾新加坡。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透明,过渡信息化,超过人所能接受的能力,和表面信息后过于简单的相互比较仿抄,导致我们潜意识一直在照葫芦画瓢,别人能做到的就应该是我们未来的结果,和心态上的不平衡。世界发展大潮汹涌澎湃,但是涨潮又有退潮时,进三步退三步的国家不在少数。美国模式在潜意识成为一个终极目标,这只是一种愿景。美国人最有忧患意识,世界毁灭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主题,对自己的怀疑和无可阻挡的社会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本身没有问题,拿来主义也没问题,问题是拿来什么。眼睛的远视和脑子的近视,嘴说出来的与能做出来之间的悬殊,屡屡让我们自己惊讶。人,精英还是大众,都只是时代产物,多是在绝处逢生,才会踏出新路。国家间的不同更多是在危机之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演变能力。个别人的理智忧患与大社会的惯性相比如投石填海。这点来说,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样。2008年美国引领的经济危机在1998年就有过预演,但十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又放大上演了一次,这里有人本身的贪婪,亚洲充裕的现金,西方企业官僚社会走向大舞台,太多因素,几乎无可避免。

            中国总在巨变式改革和复辟间反复。在于上,也在于下。国企虽然垄断,政府虽然贪腐积重,也没有打消大众想挤入国企和考公务员的热心。民营企业虽然步步艰难,但是也没有打消他们大树下面好乘凉搭政府顺风车的心态。雁过拔毛几乎从国企政府到民营小贩个人再到驻华外资企业成为常态。愿肯投房地产,也不投入到研发和管理上的小企业家比比皆是。瞎子摸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式模仿国外但又不解其内涵,根基不同怎会有相同结果?所以,一方面在国家宏观面需要调节,另一方面企业微观面上也同样需要调节。然而,这种调节不是企业自己所能简单做到的,在现今世界大舞台下,平台已经不同,草莽英雄很难杀出一条路来。在承认既定现实的情况之下,搞清创新创造什么,如何结合创业精神和企业官僚制度、如何结合本国市场与发达国家的研发与管理、如何更有效将资本投入与价值有效的的结合,虽然这也可能只是异想天开,但也或许,这可以成为中国模式,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层面都可以方向一致和认可的中国模式。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