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现代科技让人有了千里眼,给心插上翅膀,脑子看花了眼,心有澎湃,脚下飞奔,不摔几个大跟头是不可能的。

       食品安全事件在中国层出不穷,短期内不会有本质改观。刚学做化学实验时,老师一定会强调,做一个实验从一开始就要注意细节,跟着步骤和适量而行,否则后面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的问题,搞不好还要从来。中国经济一直受上层政策左右和世界化影响,而非循序自然发展。中国已经改革三十年,‘实验’做了一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新政策出来,链性反应大,后面都不知道会又抽了哪个地方的筋,进两步退三步也常见。对于微观面上的‘小商人’来说,尤其是在系统里滚得纯熟的,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中国在经济基础和结构基础还远没有铸件稳固成型的情况下,大跃进式的发展一直不断,在消费产业中很突出。一个新概念出来,而且一定是外国概念,会有小部分人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先富起来;但马上,好学的群伙就会蜂拥而上,入行平台低,管理差,科技创新没优势,恶性竞争开始。不过,发展速度中国一年顶美国十年不为过。胆大、运气、再加上入行正赶上那个点,瞬间就能做大,再怎么说,中国有的就是人。例如中国的调理品行业(大宗食品中的冷冻成品)的经销商,2005年前后开始坡起,2013年的今天已经开始洗牌。8年前是拼客户,5年前是建信誉,现在基本在拼资金。2008年还在日进斗金,到现在很多大经销商一个点利润都看不见,这还是在基本不交税的情况下,但是经销商现有模式还取代不了。中国就是依靠这批经销商链接厂家与千家万户和餐饮业。在他们的后面是现在负面新闻不断的中国食品制造业。

       在中国,食品消费从业者的迷茫不无道理,市场平广巨大,入行竞争没有深度,前途好似一片光明,但是,成功者不知道如何成功,后面更不知如何发展。问题虽多,导因无外乎几点:

1.       中国大众工资水平尚低,导致平均消费水平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一二线城市都有本质不同),地理性发展不均匀(即使在同一地区)-- 换而言之,对于大众市场来说还停留在温饱即可的水平上,差不多就行,因此对于品牌意识不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餐饮一直是两端发展,高端和低端,缺乏中间。高端利润高(现在在政府三公消费控制下,也出现问题),小摊小贩不计时间成本和环境成本,讲究短平快。

2.       研发和管理投入必然要加大成本,源头生产(农业竞争、保护与优化)和自然资源是国家本质结构性问题,生产厂家难改变,未来不明朗,高投入并不见得会更有竞争性。小商小贩者众,有品牌实力的连锁企业少,终端竞争激烈,区域性竞争激烈,关系社会环境中,基本还停留在拼价格上;质量是相对的,价格是绝对的。

3.       房地产和投资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导致物价、房租等高起,运输成本和经营成本(含非正常经营成本)等过高,国际公司进入中国过早提高中国标准,将终端餐饮、经销商和厂家利润迅速蚕食。价格忽上忽下,在利润点又很薄的情况下,刺激短期利益,投机成本远低于创造创新成本;由于跨越性发展和政策不实际,左右做不正,更加刺激投机现象,成常态性发展。

4.       行贿受贿已经成为全民运动,关系无处不在,增加中间运作环节,维护现有格局,再次加大成本。本土企业,搞好关系的投入要强于研发创新,结果更快更显著。

5.       高投入买来的国外先进设备与现代化(研发、创新和管理)还不是一回事请。盲目冲动性投入(或是别有目的投入,如圈地)还是在掐时间点,怕晚了一步失了先机。再好的硬件需要软件支持。过多的资金进入市场一定要花掉,盲目投资,甚至是打算亏几年,进一步加剧市场恶性竞争,死拼价格。在一个远不成熟的市场和没有品牌大客户维系的环境下,没有灵魂人物的资金创业,在中国也算是另一个特色。

       在上面提到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延伸到从金融、运输、房地产、农业、收入分配等诸多其它问题。中国发展迅速,市场虽大,但是没有深度,人均消费能力低下,生产成本过高,企业竞争同质化严重,利润点低,太多有形无形的手都会参与其中,扭曲产业太多,动一处动全身。如何回到市场基本点,又能结合中国现实本质,是个难做的课题。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