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问题源头必然是原材料问题,这在中国近几百年没有解决过。
1. 一位国内著名咨询人士现身说法讲过,“舌尖上的中国人”必须有创造能力。中国历来原材料有限,如果要做好吃了就必须在口味上下功夫,煎炒烹炸,腌制侵泡,熏烤加色,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2. 麦当劳1949年开第一家汉堡店。一个汉堡1949年定价15美分,这个价格到1965年没有变过。
中国人都说外国人的餐没有味道,制作简单,这说到点上。最健康的食品要用最天然的食材,这和用药有相近之处,是药三分毒。食品制作复杂也必然导致不可控制因素增加。
美国餐馆的原材料成本一般在20%,而中国平均估计要35%,而且这价格是在两者食材质量相差甚远的情况下。在中国,大城市开始流行针对大众的精品菜馆,如绿茶、外婆家等,都采用大盘子、小菜量、做精致、中等价格,中国新兴中产阶级要过的体面,商家希望能有点利润,只能走这个路线。
高原材料价格、高通货膨胀率、高流通成本、高政策成本、低消费能力和低利润点,这都给行业中的人太多犯错误的冲动和机会,越大越正规的公司越容易成为靶子,星罗棋布的黑作坊反倒是机会成本小,进退容易。
走出食品问题必须从源头着手,农民挣不到钱,百姓吃不到健康食品,这是系统问题,不是喊口号或者依靠更重的法律条款所能解决。欧洲和日本等国家证明,人口密度大也可以有健康食品。恶耗自然资源、偏颇的政策重点、方方面面过多的政策干预市场对食品安全都是百害而无一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