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餐饮系统化和模式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拼口味和拼价格还是主要竞争方式,包括很多大型的餐饮企业,现代化容易停在口头,骨子里还是传统基因,依靠的还是低人力成本和中国人口众多。在一个低平台上,行业中人摸着石头过河、走哪算哪,还没有出现模式竞争;相反,美国已经上到一个高平台,创新模式和改进模式本身就是竞争方式。      

这里有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1.       模式(concept)首先是一个定位过程,定位清楚就会有目标和基本点。例如快餐连锁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基本点,达到才叫快餐连锁;否则容易搞成四不像。

2.       模式设计在定了基调后需要有专业化人员去设计,这时候可以反映餐饮市场的深度,因为这个模式设计是一个各个专业向一个目标努力的一体化过程。

3.       中国的现实是,虽然餐饮市场巨大,但远不够专业,缺乏深度,支持产业各做个的,互不相通,这包括模式设计、市场分析、装修设计、成本与预算、餐单设计、厨房设备选择配套、厨具生产厂家、营销与服务等等。

4.       因为餐饮大众化本质以散户为主,导致餐饮行业的市场力量难以集中,习惯搭顺风车,缺乏研发与咨询管理,难以有效将国外先进内容有效引入中国。

5.       餐饮是一个不能再传统的产业,但是产业现代化进程一直落后于高铁或者高技术研发。餐饮产业现代化在欧美已经行进了有近100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没有合适接口,模式研发的理念和产业现代化整体配套建设也要远远落后其它技术的引进。

创建新模式并不是让火箭上天,有套路可循。当整体餐饮处于低平台竞争,上一个台阶也并非难事,但是理念要到,知道如何运用资源。模式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竞争。

案例:

模式不清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国外在中国的大牌企业(原因见"双重官僚主义")还是绝大多数本土企业,几乎各个都是案例。从大的说,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快餐连锁历来有逆势上扬的特点,但是自2012年末以来,中国出现了高端餐饮和快餐连锁同时下行的特点。

湘鄂情是屈指可数的几家餐饮上市企业。理论上作为民企应该有更强的企业家精神和市场运作的灵活度。湘鄂情原来走到是高端公款消费路线,这本身就是一个定位模糊的模式。作为行业内人士早就知道的公款消费不可能无限期的走下去,所以湘鄂情在上市后开始多元化发展,进行二次创业。和餐饮没关的那些不说,在餐饮上公开没公开的投资兼并不少,从冷链中央工厂、团餐到快餐连锁都有,再加上自己开始将湘鄂情向中档化、大众化转型,但是做的都不顺手。

这是典型有病乱投医的表现,定位不清,很多事情可以有据可依分析出来和认清方向的,有方向和定位才知道如何寻找资源去进行一体化整合。否则,东抓一下西抓一把,说是战略部署,其实是无头苍蝇。国外餐饮公司的整合是有多年经验和传统,有很多私募基金本身就是收购餐饮企业,改造包装,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外国公司到中国落地也一直水土不服,中外对接方法本身也是一种模式。)

中国企业多没有模式,湘鄂情本身就不是一种模式;当湘鄂情收购一个快餐连锁,首先还是要搞清这个企业的模式到底是什么,问题在哪,如何进行整合包装,没有模式的要定性模式。湘鄂情自己的店其实也是一样,要发觉自己的强项,定位,有据可依。这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原来给一个企业做策划,这个企业也是做到多头业务,我在走访了企业从上倒下的人员后发现企业基本是老板拍脑袋做事,听上很好听,叫做集团公司,实际内容都是空的,但是有一群很好的员工。员工有一个明确方向时,大家会齐头协力;当目标一头雾水时,大家的心思都用在内斗和自己给自己找好处上了。

有了钱,模式不清,钱来得快去的快,搁浅是早晚的事。

话题:



0

推荐

王海

王海

189篇文章 195天前更新

20年中国咖啡产业和消费业的从业者

文章